央媒看太原|新华社报道古建专家科学修缮崇善寺

央媒看太原|新华社报道古建专家科学修缮崇善寺

发布日期:2023-12-03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899

  11月30日,新华社以《文物创新守护:古建修复开启“中西医结合”》为题,报道古建专家加大对太原崇善寺大悲殿的研究修缮力度。

  报道称,山西太原市内的国保崇善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为母亲祈福而建造的一座皇家寺院,里面保存着同时期三尊高大的彩塑。由于年久失修,又受“水患”影响,大悲殿出现病害。

  “2006年入行以来,我一直在和古建筑修缮打交道,但我们正在修缮的这个项目可不一般,除了传统修缮施工团队外,还有一支研究力量。”49岁的路易是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与古建筑修缮打了17年交道。随着时代发展,他见证了更多科技手段在古建筑修缮中的应用,这既挖掘了文物价值,又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报道介绍,当前,路易和他的同事正加大对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大悲殿的研究修缮力度。文保人员利用三维扫描、无损探伤、环境监测等技术手段,了解到大悲殿所在区域地下水位较高,约为2.4米;柱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量为23.5厘米;建筑整体向南歪闪约20厘米。此外,为保护大悲殿内三尊高大的彩塑,他们开创性地在古建筑内搭设“方舱”,既保护了彩塑,又为它们的修缮和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操作平台。

  科技加持,也为老工匠们传统修缮提供了数据参考。崇善寺修缮项目负责人曲有堂说,柱子下边有些腐朽,采取“截肢”的方法,按照原先的卯鞘修复,并修了通风口,这样就不会返潮了。专业人士认为,科技赋能使文物修缮从原来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转化为全面体检、数据支撑的科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