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近太原市“90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记者走近太原市“90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发布日期:2023-11-20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量:1157

  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过硬则全局主动。近年来,太原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在强组织、带队伍、厚保障、精治理、优服务五个方面发力,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个环节。一批年轻有为的“90后”党员干部来到城乡村社一线,在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基层实践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大熔炉、成才的大课堂、成事的大舞台。记者走近太原市部分“90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感受他们如何直面群众、直面问题、直面真实,如何在“一线练兵场”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发展。

史祥(左)下沉网格与居民促膝谈心了解所思所盼。

  太原市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党委书记史祥

  滨东花园“七色光”

  走进太原市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滨东花园小区,绿篱美观、草坪齐整,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侧的绿地内,党员志愿者王凤彦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忙着加固休闲小道。

  “这块半亩有余的绿地是‘红袖子’第一小组的责任田,在小史书记的推动下,我们天天都来拔除荒草、补植幼苗,原先黄土裸露,现在成了绿草地,小区环境好了,住得更加舒坦。”王凤彦说。

  老党员口中的“小史”书记,是滨东社区党委书记兼滨东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史祥。1992年出生的她,因为年龄小、做事认真,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小史”书记。

  滨东花园小区位于学府商圈,居住着1496户居民,是一个居民多、商户多的商住型小区,诉求多样,众口难调,停车位紧张、绿地管理不到位、垃圾处理不及时等都是小区治理的“硬伤”。起初,居民们见新来的社区书记是个女娃,还是个“90后”,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

  了解小区基本情况后,史祥下沉网格、走街入户、走访物业,与居民促膝谈心,了解急难愁盼,提出建立“红袖子、绿点子、蓝本子、微服务、好声音、主旋律、初心学堂”七大志愿服务品牌,将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延伸到每个单元、每层住户。

  为了改善小区人居环境,史祥与物业沟通,首先创建了“红袖子”队伍。以楼栋为单位,将小区绿地划分为11块党员“责任田”,每块“责任田”设5位党员志愿者,采取自愿报名和群众推荐形式,选取热心公益的党员志愿者,定期参与“责任田”除草、施肥、清除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劝导居民保护好小区环境。

  小区宣传栏里,悬挂着一张特殊的“成绩单”,上面标注着“红袖子”四个小组的量化成绩,参与度高、表现积极的小组授予“小红旗”,表现较差的授予“小黄旗”。“红袖子”既迎合了喜欢侍弄花草的居民兴趣爱好,也提升了大家的责任感,激发出参与小区治理热情。

  “绿点子”是社区自主孵化的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行动小组,有党员志愿者50余人。“绿点子”团队定期回收各种废旧物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为了彻底解决垃圾问题,史祥和“绿点子”团队积极协调,促成小区撤桶并站,定时定点投放,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完全消纳了小区产生的厨余垃圾。

  每月15日,小区业主、律师王秀林会准时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们有关婚姻家庭、房屋买卖等领域的法律问题,她都会一一耐心解答。王秀林的背后是社区打造的“蓝本子”——蓝天律师志愿服务队。“服务队以小区业主中专业律师为队长,法务相关工作者为骨干力量,形成了‘专业+志愿’的服务特色。”史祥介绍。

      ……

      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支部。滨东花园小区的七大志愿服务品牌成为基层治理的“七色光”,不仅让小区自治力增强,管理变得有序,而且打造出有色彩、有温度、有活力、有感染力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滨东花园小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了“两长四员”小区治理队伍。社区党组织牵头,以楼栋、单元为单位,推选出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愿奉献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担任楼栋长、单元长;由物业服务人员担任楼栋保洁员、安全员、物管员,负责楼栋单元的物业服务;由楼栋文体爱好者担任文体员,组织本单元居民开展文体活动。“两长四员”队伍的建立,充实了社区治理力量,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自治队伍中。

  “聚焦居民生活最小单元,发动居民参与,打通居民自治内循环,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也提升了小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从居民心事做起,办成民生实事,史祥逐渐成了大家信任的“好女娃”。(记者 杨文俊 图/文)

牛珮正在为居民报箱分发报纸。

  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一巷社区党委书记牛珮

  老社区里有个“90后”书记

  “这是刚改造完的省化研南小区,道路平坦、环境整洁,居民们的心气儿更顺了。”在义井街道一巷社区见到牛珮时,她快言快语的介绍和热情爽朗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

  义井街道一巷社区是典型老社区,下辖7个单位型小区,常住居民2186户5040人,以老年人口居多。2022年,“90后”的牛珮接任社区党委书记。在这之前,她已在这个社区工作了3年。人熟地熟情况熟,使得工作开展起来上手很快。今年才满30岁的她,既接地气又活力十足,凭着满腔热情和强烈事业心,已经是服务辖区群众的一把好手。

  居民家下水堵了,她帮着联系师傅疏通;老房子时间长了漏水,她帮着协调物业修整……“很多居民都是老年人,他们自己确实弄不了,需要社区帮忙。”牛珮说。社区里都是热气腾腾的生活,除了鸡毛蒜皮,还有家长里短。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不时会落在社区的矛盾调解室里,考验着牛珮的调处化解能力。“好在是老小区,把道理摆明,把事情说开,大家冷静下来,很多矛盾也就化解了。”牛珮清楚,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解决好、解决到位,对于社区治理至关重要。

  让牛珮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两年的老旧小区改造,“目前,我们社区已经完成了8个小区的改造,绝对是大工程,既要方方面面和居民商量好,还要解决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牛珮笑着说。一巷社区的省化研南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小区,距今已30多年。小区内部分基础设施老化、道路坑洼不平,影响了居民平安出行。

  当听说这里将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居民们都很高兴。为了把小区改造真正做成民心工程,改造前,牛珮和社区工作人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入户调查、讲政策、听意见。改造过程中,坚持“居民自治+多方参与”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引导居民参与改造,为顺利推进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增加凉亭长廊方便老人在院里休息、设置绿化带会不会造成一楼返潮等“面子”工程,到铺设哪种地砖才能让老人走路更安全等“里子”工程,牛珮和小区居民一项项调研讨论,一点一滴把老旧小区改造做扎实。

  拆违工作是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大拦路虎。“由于历史原因,一楼的住户基本都加盖了6平方米小院,这个情况已经存在了30年,为了动员居民拆除,当时做了大量的工作。”牛珮说,其中两户让她很是感动。有一户大爷,年轻时在单位就是出了名的倔,大家都认为他的工作最难做。牛珮主动揽下这个任务,只上门了两次,大爷就同意拆了。牛珮回忆,大爷对她说:“小姑娘,我知道小区改造是好事,你跑前跑后,工作做得挺细,冲这点,我不会给咱小区拖后腿的。”随着小区改造完工,一栋栋老居民楼焕发新面貌。现在,小区的居民经常自豪地向外人介绍,“这是我们社区的书记,工作能干,人又好。”听到这些,牛珮说:“其实,小区的老年人都特别明事理、识大体,在这样的社区工作,付出再多也值得。”

  履职以来,牛珮大胆开辟新路子,不断融入创新因子,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不少变化。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一巷社区从组织体系、党员管理、活动阵地等方面细化,积极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同时建立起居民议事机制,搭建居民自治平台,还深化了区域联建共建。这其中,从社区到小区,每个党群服务站里,都有“60工作室”,这里经常有社区退休书记、退休党员职工、小区居民,开展政策宣讲、诉求收集、矛盾调解等自治活动。老小区的优势是邻里之间比较熟悉,很多退休人员在基层治理中往往能发挥作用。牛珮说:“民生无小事,一巷社区的基层治理需要发挥老同志的优势,更贴近居民生活,更能直接解决问题。”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牛珮希望,通过自己的带头努力,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更平安、更幸福一些。(记者 郭宁 图/文)

李萌(中)在温南社村自建房手续办理培训会上作指导。

  清徐县清源镇温南社村党总支书记李萌

  惟实励新的“领头雁”

  闲置多年的河滩地上,一栋栋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日光节能温室建立起来,清徐县清源镇温南社村党总支书记李萌看在眼里,满是欣慰,“这61栋日光节能温室是在党支部牵头下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是我们村发展致富的里程碑,会给村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李萌是名“90后”硕士研究生,2020年通过太原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温南社村任职。“上任前我就问自己,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最基层的‘领头雁’,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如何让党支部工作强起来?”李萌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刚到温南社村任职时,帮带导师就告诉我,一定要把村当成家、把村民当成亲人,耐心倾听乡亲心声和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李萌将导师的话牢记于心,上任便着手对全村走访排查,实地了解村情民情,倾听村民诉求,汇总了详细的村情日志。

  日志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块131.65亩的土地闲置了几十年,要是好好利用起来,引入先进农业技术,种植高效农作物,发展观光采摘业,将会为村集体带来可观收益。”“这块土地”本是温南社村靠近滨河西路的河滩地,李萌通过走访发现“这块土地”的价值,便决定开发这片土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李萌带领党员干部考察调研,对接图纸、办理项目手续……大事小事亲力亲为。在她和温南社村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建设起采用自动化灌溉系统,智能监测控制温度、湿度的日光节能温室。还根据温南社村自身立地条件,成立了村集体99.9%持股的太原市汾河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出一条以设施农业、红薯种植为基础,工程机械为特色,观光采摘+文旅夜经济产业为延伸的多元融合集体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集体收入大幅增长,2022年温南社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创建名单。

  产业不断兴旺,乡风日渐文明。走访中,发现村民思想觉悟不够高、缺乏技能等问题,引起李萌深思。她从建强党支部入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夯实理论基础,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积分”管理等各项制度,在党总支的规范管理下,温南社村三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每月26日晚八点,温南社村的农民夜校便门庭若市。“咱们村今年有不少村民想要翻建、扩建房子,按政策都需要办手续,今天给大家详细讲讲应该怎么办理相关手续。”教室里李萌正以农民夜校校长的身份传授知识。李萌介绍,以“农民夜校”为依托,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县域发展、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实用法规政策”等6个教学主题,开设适宜农民的课程,引导全体村民遵纪守法、跟着党走,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

  为了建设宜居的美丽乡村,李萌发挥自身设计规划及项目经验优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地下管网改造、文化广场升级、小学原址重建……小到草图绘制、大到流程跟踪,哪里都有李萌忙碌的身影。温南社村在李萌的领导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上学条件更好了、村民活动场地更大了、大街小巷道路更加平整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都点赞说这个年轻女书记能干。

  “我的答案就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看着自己参与规划设计的村庄一天天变好、看着孩子老人幸福的笑脸、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加入建设,更加坚定了我在基层奋勇拼搏、干事创业的信心。”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李萌表示,要立足眼下,和支部成员圆满完成各项任期目标,练就扎实本领,在广阔天地里奉献青春。(要佳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