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餐馆又见浓浓“烟火气” 城市活力加速迸发

街边小餐馆又见浓浓“烟火气” 城市活力加速迸发

发布日期:2023-02-02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1075

图为临近中午,面馆已座无虚席。

  2月1日,正月十一,上午不到11时,伴着铁锅热油淋入大桶刚打好的卤料中,嗞嗞作响的油声、喷出的热气与香味,已经给体育路上的“老妈妈打卤面”引来了第一拨客人。老板王东赶紧下面,妻子晓平忙着递碗、浇卤……顾客一拨接一拨,不到一刻钟的功夫,40平方米的小店已座无虚席。

  “现在的营业情况甚至比三年前还好!”热汤面锅前,王东早已汗流浃背,但他心里却乐开了花:“真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给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现在大有信心,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百感交集

  打卤面,太原人钟爱的特色面食,汤多料足,鲜美爽口。早晨,来上一碗,热气腾腾,大大的满足。中午或晚上,这样一份鲜香热乎的面条,给忙碌的食客带去了温暖和安慰。吃的是面,喝的是汤,惦念的是一份太原情怀。

  太原后生王东,2020年学徒后,辞职开了这家专营打卤面的面馆。店面不大,但生意红火,附近的邻居、周边的上班族常来光顾。然而,自从疫情发生,有两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在为艰难的生意发愁。

  “手艺学会了,不开面馆,还能干什么?可疫情断断续续,生意想好起来都难。”回顾过去三年的经营情况,王东百感交集。“由于店面处在老旧小区的临街地界,所以每次疫情一来,店面就会连同小区一起封闭。后来我跟我老婆就说了,长期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这个店房租还要交,帮厨工资要开,如果是一个月、两个月我们还能挺过来,要时间长了,那就面临关门了。”

  为了减少开支,王东索性不再雇人,面馆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店。去年,疫情形势有所好转时,王东盼到了希望。然而,尽管恢复了营业,但“限制堂食”,再加上人们的恐惧心理,客流量仍旧大不如前。看着人气冷清的店面,王东着实高兴不起来。“最难的时候,我们只能主推社群和线上订单,还做起了自营外卖。可外卖是拿回家吃的,现做面食毕竟没有优势,仅能勉强维持店铺日常。”王东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又经历了一段特殊时期。临近春节,为了减少开支,他干脆提前歇业。“太难了!想着先过了年,再看情况、想办法。”

  大有信心

  餐饮是一个现金流的生意,尤其是经营小餐馆,基本都是上个月赚的钱下个月用,下个月赚的钱下下个月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看着春节假期结束,心急忙慌的王东想着赶紧把店开起来。正月初七,采购备料;正月初八,开门营业。然而,事与愿违。就当一切准备就绪,王东发现,因为春节期间寒流接连来袭,饭店外接的水路管线都被冻住了。“饭馆没有了水,怎么干?”暖宝宝、电热毯、开水浇……能想的办法都尝试了,埋在地下的管线仍没有解冻。此时的王东,信心备受打击。“很多餐饮小老板已经是负债经营。这开门又不顺。”王东直言,当时,不知道后面能不能挺下去。

  “没水,也得硬着头皮上。”在妻子晓平的鼓励下,王东从邻居家借了两桶水。想着第一天先少打些卤,看看情况,毕竟没过十五都是年。“多半桶卤料刚打好没一会儿,就陆续有客人进店就餐。到了中午12时,已是人头攒动,门口还排起了长队。晓平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帮客人结账,一会儿又忙着收碗擦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一再强调:“没想到会这么好!第一天就卖了400多碗。”

  接下来的几天,水管解冻,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店面天天爆满。“现在的客流量甚至比疫情前还上升了10%。”王东打开近几日的营业记录看了看,每日中午的营收就达到了1000元左右,他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街上人流车流都多了,大家身体也恢复了,现在都正常了,节后感觉更没问题,今年餐饮业肯定会好起来。”对接下来的生意,王东大有信心。

  生机盎然

  若说一座城市“烟火气”的代表,那么大街小巷的街边餐馆当之无愧。

  “好长时间没吃到了,早就想着这口地道的打卤面。”下午2时许,见人少了些,家住铜厂宿舍的老冯赶紧到店里咥了一大碗面。老冯满脸笑容地说,对他而言,这不仅只是一顿饭,更是放下包袱,和美味的久别重逢。“我上一次到饭馆吃饭,快忘记是什么时候了。新的一年,一定要重拾美好‘食’光。”

  在太原,无数像“老妈妈打卤面”一样的街边餐馆构成了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也串联起百姓生动鲜活的生活日常。连日来,记者探访中发现,随着国内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春节假期,城市餐饮业迎来的火爆人气并非昙花一现。越来越多的街头小店节后复工营业,城市烟火正越燃越旺,万千小店信心十足迎接春天的到来。

  走在太原的大街小巷,人间烟火热气腾腾,线上收银提示声此起彼伏,一派生机盎然。在小餐饮生意店主面对记者采访时,一声声坚定的“有信心”中,城市活力正加速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