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太原加快率先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围绕我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主题介绍相关情况。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我市实施52项重点工程;为提升“太原蓝”的颜值,打赢“秋冬防”攻坚战,我市围绕扬尘治理、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燃煤污染治理等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攻坚举措。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高标准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扎实推进一泓清水入汾、入黄。根据省“一泓清水入黄河”整体安排部署,我市省级工程共有52项。其中,今年计划开工39个项目,2024年计划开工13个项目。目前,已开工32个,开工项目中已完成6个,开工率为82.05%,完工率为11.54%,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52项工程,涉及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9项,全域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及提质增效工程19项,河湖生态化修复治理工程16项,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工程4项,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集约利用工程1项,农业农村污染防控工程1项,源头区水源培基涵养工程1项,水生态环境智慧及监管工程1项。“通过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汾河(太原段)水质,全力巩固、拓展、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果,确保一泓清水出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强化农村水生态环境监管至关重要。目前,我市对全市所有629个行政村纳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其中291个行政村完成了污水治理。为确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市生态环境局采取日常监管与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已投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往年,达标排放率显著提高,达到我省考核目标。2023年,省生态环境厅对我市下达了36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务。截至10月底,22个行政村已完成污水治理任务,其余14个行政村将加快推进工作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工。
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监测初步反馈数据,今年1月至10月,我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汾河水库出口和上兰为Ⅰ类水质,李八沟为Ⅱ类水质,迎泽桥和河底村为Ⅲ类水质,均为优良水体;韩武村为Ⅳ类水质——我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3.33%,没有劣Ⅴ类水体。
在大气治理方面,我市聚焦重污染天气、臭氧和扬尘污染等突出问题,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多管齐下,全方位、全链条、全天候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提升科技支撑和现代化监管能力,持续营造天朗气清的生态环境。据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太原全市优良天数189天,优良率为62.2%,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天。重污染天数5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天。全市空气质量指数为4.79,同比改善5.0%。六项污染物浓度有五项同比下降,分别是: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10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达国家二级标准。污染负荷从大到小依次为臭氧、PM2.5、PM10、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为打好“秋冬防”这场攻坚战,我市将突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工业企业深度减排、狠抓煤炭消费减量和面源污染管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等重点。如在工业企业深度减排方面,除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外,明确东山石灰石矿全面停止露天采矿并做好2025年全面搬迁准备工作;加快山西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山西环晋再生能源有限公司2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氮氧化物深度治理任务;11月底前完成中国宝武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风炉、加热炉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完成渣厂无组织排放治理;2023年完成清徐县3家独立焦化企业炼焦工序深度治理扫尾工作,加快备用干熄焦改造工程,2024年8月完成升级改造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