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纸”为媒 剪出新彩 传承和发展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以“纸”为媒 剪出新彩 传承和发展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发布日期:2023-01-29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1099

图为郭树林、王银凤夫妇正在展示他们的剪纸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非遗文化遇上癸卯兔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郭树林、王银凤夫妇比往年更忙了。

  春节前,郭树林已对接多场有关剪纸文化传承和技艺展示的活动。“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1月28日上午,在山西上林苑传统剪纸艺术研究所,郭树林忙着招呼一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对方打算邀请他和王银凤参加一场非遗剪纸主题活动。“元宵节前,还有好几场活动要参加。”郭树林介绍,太原剪纸很受欢迎,因此他们的作品面貌一直在与时俱进,以纸为媒,剪出了新和彩,表现了传统剪纸的艺术魅力。

  “走进”更多场景

  走进山西上林苑传统剪纸艺术研究所,好像走进一个剪纸博物馆。不同年份、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文创产品同处一所,用独特的色彩、工艺讲述着各自精彩的故事。

  “这件剪纸作品叫《中国梦和谐大团员》,作品四角以牡丹花衬底,各有‘福’‘禄’‘寿’‘喜’字样,中心部分由内向外分别剪有365个福、二十四孝、五十六个民族、鲤鱼跳龙门等图案,寓意国顺家顺。”从构思、创意设计到制作,郭树林和王银凤夫妇用时3年完成这幅作品,是他们近年来的大作之一。从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出太原传统剪纸的特色,也能看到他们精湛的技术、巧妙的创意、新颖的表达方式。

  “翦彩为人起晋风”“巧剪桐叶照窗纱”等唐诗名句赞美的就是太原剪纸艺术。太原剪纸有千余种图案,剪法上不论折剪、掏剪还是刀刻,制作上不论是套色、染色、衬色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手法和艺术创作风格。“太原剪纸作品,不仅能看到北方剪纸的粗犷,还能看到南方剪纸的纤秀,写实而不拘泥,夸张而不荒诞。”王银凤说。

  太原传统剪纸的韵味,融在郭树林、王银凤每件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中。郭树林自幼跟着奶奶剪窗花,剪三国、水浒中的历史人物,尽管年龄小,他的“作品”还是被奶奶认为“剪出来的东西有灵气”。

  “太原剪纸这项非遗文化项目被看见,不能只是被贴在窗户上。”郭树林和王银凤从事剪纸艺术之路,也是一条探索之路,他们一直剪纸,技艺一直精进。从剪出贴在窗上的剪纸,到剪出国宝级的晋祠唐碑《贞观宝翰》、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傅山十二条屏》《清明上河图》《兰亭序》等作品,他们让剪纸从窗上“走下来”,“走进”更多场景,剪纸作品先是出现在旅游区,后成为家里装饰品,成为博物馆或个人的收藏品。

  “有时用纸,有时换成不易褪色的缎子。‘纸’成了一种媒介,我们的作品用色上也有变化,从单色染色到多层套色点染,颜色丰富了、立体感也更强了。”郭树林说。

  “升级”保护方式

  三块银色牌匾挂在山西上林苑传统剪纸艺术研究所入口醒目处。通过牌匾上的信息,可以看出近些年太原传统剪纸的晋级之路。2013年6月,太原传统剪纸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10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太原剪纸的传承人群体主要是第五代传承人郭树林、王银凤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徒弟及学生。

  剪纸,是纸中生意、画中设景的艺术。“从事太原传统剪纸,我一直以来的思路是什么?”看向满是剪刻作品的工作室,郭树林说出他的想法:“对非遗项目剪纸最好的保护方式是传承和发展。要尊重传统,也要求新、求彩,创新剪纸表达,创新保护方式,让它焕发新彩。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仅是岁时节令、民间礼仪活动,更有各类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会考虑通过剪纸来添彩。“这个活动,我们的徒弟可以去,”郭树林和王银凤低声商量着元宵节期间的活动安排,“让非遗项目活起来、兴起来、传下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更多人参与。”他们的想法一致,徒弟们也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提升自己的技能。

  一刀一纸,纸中传情,剪彩为人。王银凤一直很重视将剪纸艺术带入校园,让更多孩子了解剪纸文化。目前,她已在多所小学开设剪纸课堂。“我们不仅要到小学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还计划让更多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剪纸技艺,比如走进高校,指导大学生创业。”她在小店区文化馆开设的传统剪纸培训课,就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人。

  郭树林一直在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太原剪纸建一个数字化博物馆,是他的新想法。“数字化保护这一举措,可以实现对非遗剪纸保护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数字化保护的方式,在郭树林看来,可以让非遗剪纸项目活起来、动起来,将剪纸文化更长久地传承下去。